昨天给大家介绍了道教中常见的令牌,今天我们再来聊一聊道教令牌的作用,以及使用方式等。
令牌的起源
《道书援神契》有“令牌”项,称:“《周礼》,牙璋以起军旅。汉铜虎符上圆下方,刻五牙文,若垂露状。背文作一坐虎,形铭其旁曰:如古牙璋,作虎符。近召将用令牌,此法也”。
就是说在道教的令牌最早起源於中国古代军队发号施令用的虎符。从发号施令这一点上来看,道教令牌确实和调动军队的虎符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令牌的作用
在道教文献中,较早且比较全面记载道教令牌的是《道法会元》,该书卷五七有“论令牌”一节,其云:“申发表章,祈晴请雨,止风祷雪,驱役神鬼,扫除妖气,行符治病,差使符吏,若不申明号令,则将帅不行,吏兵不肃。……若不师受法令,何以驱使鬼神、祈晴祷雪。”
这就是说,在道教认识中,无论是向神界申发表文章奏等道教文书,还是祈晴请雨、止风祷雪,或者是驱役神鬼、扫荡妖怪邪气、发符治病、差遗符吏,法师都必须使用令牌来发号施令。若不如此,就无法申明号令,诸神将帅不会依科行事,有关吏兵也不会整肃听命。
令牌的使用
“令牌”,是与法铃、铜镜、七星剑等齐名,用于召神役将的道教法宝,是法官用于召将和遣将的法器。“召将”即召请天将,雷法(道教呼风唤雨、降妖伏魔的法术)理论认为法师手持令牌,在空中书符同时击打令牌侧面可以召来天将。“遣将”,亦作“发遣”,即在雷部天将到坛后,法师通过宣读“意文”传达本次法事的目的,例如祈雨、开晴、驱治等,再使用令牌朝天将发出具体指令,施展种种威灵。
令牌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,《道法会元》中记载:“先存自身为五雷使,次呼青龙孟章居吾左,白虎监兵居吾右,朱雀灵光居吾前,玄武执明居吾后,存四神各执火轮,随方服色,降立左右前后,默咒曰:摧山倒岳,覆地翻天。万神齐诺,呼圣集仙。敢有妖魔奉命不虔,灭以黄钺,斩以镢天。令持在手,永镇吾权。急急如上帝律令敕(随敕字下令一声)”
这就说明令牌的使用也是有严格的规矩的,不可当成玩物等闲视之,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拿在手里随便使用的。
通常,令牌需要与法师的存思、内功和祖炁(音同:气,道家指人体内的能量)相配合。法师在召将时,需要将外在的炁与体内的炁,在身体中的“雷城”(可以理解为“气场”)内“混合”。其次,以令牌的左上角沾法水,在桌子的东南“巺(巽 xùn)位”上画一个代表全阳的“乾卦”,然后导引身中的炁出至体外,三击令,“一击天门开,二击地户裂,三击万神降”,这样做的目的是将“乾卦”破为全阴的“坤卦”或代表风雷的“巽卦”,名“开乾破巽”。在“三击万神降”时,法师还要配合存思,“桌角飞射一道金光”,冲开西北角上的“天门”,使天君官将腾云驾雾、掷火流金来到坛前听候法旨。
//
北帝派法官莫道长中元节法事
关注公众号,了解更多
▼